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感知汉字的生动、神奇,产生对祖国文字的喜爱之情。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图文对照,感知字形,了解字义,体会象形字的特点。能用生字口头组词。 
                3认识20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其中10个生字,掌握一横、丨竖、丿撇、丶捺、乙折5种基本笔画。 
                
                4学习正确朗读课文,体会所学汉字在句子中的运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与文中景物相关的录像带。 
                2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探究导入,感受自然景物美 
                1读题。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较早的汉字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多年。齐读课题“形象的汉字”。想想有什么问题。只要仔细观察、开动脑筋,就能知道汉字王国的秘密。(引导刚接触课题的学生,养成读题的习惯,为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2猜谜。 
                我们先一起来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播放与文中景物相关的录像),然后猜猜,领取进入汉字王国的通行证,去解开汉字王国的秘密。 
                “一个球,红彤彤,西边落,东边出,夜晚看不见,白日晴天有。” 
                3悟题。 
                古人最早画一个像太阳的符号,后来演变成了一种字,最后变成了现在的字,这种根据物体形状造出来的汉字,就是象形字。(课题的探究,情景创设,在让学生感受自然美的同时,既增加了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又更 
                加激起学生的好奇。)  
  二、掌握字形,理清字理,感悟汉字形体美 
                1古人用造“日”字一样的方法,造出了好多汉字。(贴出月、山、水、火简图)让我们走进汉字王国,认识这些汉字娃娃。 
                2(贴出“日”、“月”、“山”、“水”、“火”的古老象形字。)结合图形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出来的。然后把这些字贴到相应的图画旁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图画与象形字的相似之处,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体会汉字的形体美。) 
                3出示楷书的“日”、“月”、“山”、“水”、“火”卡片。请会认的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引导读准翘舌音和“水”的上声。 
                4给字娃娃找家。(引导学生把楷书贴到相应的古老象形字旁。) 
                5用“→”把“日”、“月”、“山”、“水”、“火”各自的演变顺序表示出来。 
                6找一找,这些形象的汉字中哪一笔与图画中的哪一部分相似?同桌讨论交流,怎样记住这些字? 
                日:像圆圆的太阳,本义是太阳。月:月亮有时像个玉盘,有时像镰刀。“月”就像把银镰。山:古代的象形字,像皇冠,表示一座座山峰。现在的山简单多了,每一竖代表一座山峰。(想一想,为什么“山”中间的竖线最长,两边的稍短?)水:像流水的形状,中间的竖钩表示水流,旁边的笔画表示浪花。火:像燃烧的火苗,用火可要注意安全哟! 
                (让学生了解象形字是由具体的图形抽象到今天明朗的线条的,并记住这些字的形状和意思。)  
  三、组词、说句,发现汉字的运用美 
                1猜字游戏。(请一学生上台,面向台下学生,老师出示生字,台下同学用手画图示意,台上学生猜。) 
                2用自己喜欢的字口头组词。 
                3小组讨论交流。 
                (1)有哪些水?(池水、河水、江水……) 
                (2)去过哪些山,还喜欢哪些山?(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 
                4引导学生用“山”或者“水”说一完整的话。 
                (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文字运用的乐趣,发现“山”与“水”的相对美。)  
  四、熟读课文,表现美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讨论“水火不相让”的“让”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想象水火相遇有什么变化,知道水能灭水,火能把水烧干。) 
                3读课文,读时表现出相对的词“日—月”、“水—火”、“天—地”、“山—水”。(可先让学生勾画,再读)  
  五、自主写字,展示美 
                1认识新笔画。(说一说笔画名称,画一画笔画样子。) 
  
                2指导书写笔顺易错的字“水”、“火”的笔顺。 
                3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字,体会几种基本笔画的用笔方法。  
  六、总结解题,享受成功之美 
  1认读10个会认的字。 
  
                2小结。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复习引入 
                1听写5个会写的字。 
                上节课,我们一起到神奇的汉字王国欣赏了圆圆的太阳,银镰一样的月亮,弯弯的小溪……还了解到了汉字王国的一些秘密,认识了一些汉字娃娃,还记得它们吗?(听写) 
                2这节课,我们要到汉字王国去看看动物和植物,利用知道的秘密,认识更多的汉字娃娃,比一比看谁记得最快最准。 
                板书:形象的汉字(二)  
  二、利用规律,自主识字 
  1读拼音,自学生字,指导读准“牛”(niú)、“禾”(hé)。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开火车检查巩固。 
                4观察图画,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字形与图画有什么联系。用手在相应的图画上描画一下。 
                5同桌说说这几个字的演变过程。  
  三、互相交流,巩固深化 
                1比一比“禾—木”有什么不同,猜一猜这是为什么。 
                2“马”、“牛”、“羊”各自笔画与相应的图画中哪部分相似。 
                木:像一棵树,横是树枝,竖是树干,还有树根呢?我们要保护好树木。禾:谷子成熟了,你看沉甸甸的谷穗往下垂呢!马:像马侧面的形状,不过现在的“马”比 
                古时的字好写多了。牛:尖尖的牛鼻子,弯弯的牛角,多威风啊!羊:羊不但有两只角,还有长胡子呢! 
                3猜字游戏(台下学生用动作、叫声等表示,台上的同学猜)。 
                (进一步感受汉字的形象性、生动性、自然美。并让学生知道规范的汉字笔画是有定数的,不能多一笔少一笔。)  
  四、自主练习,拓展延伸 
  1看一看,连一连。 
  
                2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字娃娃很像图形?(石、田、云、土、口)  
  五、熟读课文,运用积累 1借助拼音,读句子,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讨论“禾苗壮”的“壮”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壮”是形容禾苗长得好。 
                3结合讲家畜的用途,练习用“也”说话。 
                4自由练习用“也”说话。  
  六、指导书写,巩固识字 1认识基本笔画“”,引导学生知道此笔画一笔写成。 
  
                2指导学生书写“马”、“也”,体会在田字格里的匀称布局。 
                3比一比,记一记。 
                日—月禾—木 
                小结:形象的汉字是我们到汉字王国了解的第一个秘密,以后,我们还要了解王国更多的秘密,认识更多的汉字娃娃,学习更多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