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改研究 - 课改动态

中国小学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时间:2014-07-30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教学研究中心、教育督导与评估研究中心

中国小学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显示

对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业成就状况进行调查,对于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学生学业成就调查的对象为个省共31 个区县的1.86 万名小学六年级学生。调查表明: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四科基本达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合格率最高,语文最低;具有较高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不到三分之一;小学义务教育质量区域发展不均衡;男女生学业成就水平无明显差异。

近年来关注教育质量,科学测评学生学业成就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推进的学生学业成就调查项目,如美国的NAEP、英国的APU、日本的学力调查、IEA TIMSS OECD PISA 项目等都已形成独立的学业成就测评体系,在促进本国或区域教育质量提高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并探索进行宏观教育质量监控的背景下,对我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业成就状况进行调查,全面、客观、真实地了解和把握我国小学教育的质量,对于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次学生学业成就调查的对象为小学六年级学生,调查科目是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四个学科,主要目的是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对学生在语文阅读、数学问题解决、科学和社会性发展方面的学业成就进行调查,并配合学生问卷和学校问卷对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本次学业成就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全国东中西部省共31 个区县抽取372 所城乡小学中的18600 名六年级学生作为调查样本。调查以《全日制小学(六年级)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根据SOLO 分类理论关于学习结果的分类来编制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四个学科的试卷。调查时间为20095月。

本次调查中的各科试卷和问卷的回收率均达到了90%以上。本次调查运用项目反应理论(IRT)计算试卷参数和学生能力参数。结果显示,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四个学科试卷都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各学科之间的相关系数也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各学科题目的难度分布较广,题目的区分度比较理想,各学科题目特征曲线的形态都符合项目反应理论模型,表现为能力越高的学生,答对难度大题目的概率越高。

本次调查结论如下:

对八个省共三十一个区县一万八千六百名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调查表明:

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四科基本达到《课程标准》要求。

数学合格率最高,语文最低。具有较高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不到三分之一。

小学义务教育质量区域发展不均衡。男女生学业成就水平无明显差异。

1.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四科基本达到《课程标准》要求。

本次调查依据学生对《课程标准》的掌握情况将学生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五种水平。不合格水平是指学生未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基本合格水平是指学生基本掌握学科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在某些知识和技能方面仍有待提高;合格水平是指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学科能力;良好水平是指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优秀水平是指学生在良好水平的基础上能够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四门学科的学习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都超过了60%,而达到基本合格及以上水平的学生则都超过了90%,其中,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三门学科更是有95%以上的学生达到了基本合格及以上水平,不合格学生所占比例均不到10%。这表明,小学六年级学生在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四门学科的学习都基本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2.数学合格率最高,语文最低。

本次调查发现,在四门学科中,学生数学合格率最高,科学、品德与社会居中,语文最低。数学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学生最多,占78.3%,其次是科学、品德与社会,分别为71%67.3%,语文最少,仅为62.8%。有近30%学生的语文成绩是处于基本合格水平,即对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足。因此,关注学生的母语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当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

3.具有较高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不到三分之一。

学生灵活地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标中非常强调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次调查发现,达到良好及以上水平即能够综合运用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学生所占比例在四门学科上均不到30%。以科学学科为例,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够准确读出用温度计分别测到的种液体的温度,并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出来。在品德与社会学科,只有11%的学生能够在分析气候与农作物生长间关系的基础上,认识到“北方种植小麦、南方种植水稻”的原因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因此,关注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是新课程在修订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强调并在具体的课程标准中加以明确的一个重要方面。

4.学业成就水平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高于农村。

本次调查表明,东部地区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两者间的差异非常显著(F=113.014,P=0.000<0.05),而西部和中部地区学生间的差异则并不明显。虽然东中西部在基本合格和合格这两级水平上的学生比例基本相当,但东部地区学业成就达到良好和优秀水平的学生所占比例都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达到优秀水平的学生比例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高了约10 个百分点,而不合格学生所占比例则东部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近15 个百分点。这表明,东部地区学生在综合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发展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其次,城市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明显高于农村,两者间的差异非常显著(z=-6.663,p=0.00<0.01)。城市学生的学业成就达到良好和优秀水平的比例均高于农村学生近个百分点,基本合格和不合格水平的学生比例则均低于农村,特别是在不合格水平上城市学生的比例要低于农村近4个百分点。

5.男女生的学业成就水平无明显差异。

本次调查表明,男生和女生在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四门学科上的学业成就水平无明显差异。在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三门学科上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男生和女生比例基本相当,在语文学科上虽然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女生则略多于男生,表明女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略高于男生,但两者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6. 自主学习能力越强,学业成就水平越高。本次调查表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四门学科的学业成就水平之间都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强,学业成就水平就越高。以语文学科为例,能经常“主动查找学习资料”的学生学业成就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为68.7%,比从不或很少这样做的学生高出近20 个百分点;而能经常“主动与同学讨论问题”的学生学业成就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为69%,也比从不或很少这样做的学生高出近20个百分点。

本次调查还发现,能经常地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学生仅占44.5%,超过一半的学生只是有时或很少进行自主学习。以“主动在生活中寻找所学知识的例子或证明”为例,能经常这么做的学生仅为43.7%,超过20%的学生是从不或很少这样做;又如“主动查找学习资料”,能经常这么做的学生也仅为50.6%15%左右的学生是从不或很少这样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7. 学习负担越重,学业成就水平越低。

本次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负担越重,学业成就水平则越低。那些每天做作业时间不超过小时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明显高于不做作业或做作业时间更长的学生;每天阅读1~2 小时的课外书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明显高于读书时间较少或者更多的学生;不接受课外辅导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明显高于接受课外辅导的学生;每天运动1~2 个小时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明显高于运动时间过少或更多的学生;每天上网不到小时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明显高于不上网或者上网更长时间的学生;每天睡眠小时以上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明显高于睡眠少的学生。由此可见,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习压力,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娱乐和休息时间是提高学生学业成就水平的一个重要前提。但目前,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每天做作业时间不超过1小时的学生仅为32.8%,能每天阅读1~2小时课外书的学生仅为44.4%,能每天运动1~2 小时的学生仅为32.2%,每天的睡眠时间能达到9小时以上的学生也仅为46.6%

8. 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越支持,学业成就水平越高。

本次调查表明,在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四门学科上,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程度与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之间都存在明显相关,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程度越高,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也越高。以数学学科为例,能经常“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想法”的教师所教学生的学业成就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81.1%,比从不或很少这样做的教师所教的学生高出近13 个百分点;同样,能经常“让学生组成小组讨论问题”的教师所教学生的学业成就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为83.1%,比从不或很少这样做的教师所教的学生高出近10 个百分点。同时,本次调查发现,各学科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不仅能够对学生该学科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且会迁移到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次调查还发现,在四门学科中,语文和数学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程度较高,而科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程度则较低。以“鼓励学生提问”为例,能经常这么做的语文教师为69.1%,数学教师为60.1%,科学教师为44.9%,品德与社会教师为47.3%。又如“让学生组成小组讨论问题”,能经常这么做的语文教师为51.3% ,数学教师为45.1% ,科学教师为36.4%,品德与社会教师为35.0%

9. 按照课时规定教学地区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明显高于减少或增加课时的地区。本次调查发现,在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四门学科上能够遵守课时规定进行教学的教师都仅为约60%左右,挪用或挤占课时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其中,语文和数学学科主要以增加课时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41%36%,科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则主要是减少课时,所占比例分别为40%42%。本次调查还发现,按照课时规定教学地区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明显高于增加或减少课时的地区。以学业成就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为标准,在四门学科上,按照课时规定进行教学地区学生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比例都高于增加或减少课时的地区。由此可见,教学时间长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好,而教学时间明显不足则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基本学习。因此,遵守课时规定,保证学生各学科的基本学习时间是提高学生学业成就水平的一个基本条件。

10. 与父母或母亲共同生活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明显高于跟随父亲或其他人生活的学生。本次调查发现,那些与父母或母亲共同生活的学生在各学科上的学业成就水平都明显高于跟随父亲或其他人生活的学生。以学业成就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为标准,在四个学科上,与父母或母亲共同生活的学生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比例都高于跟随父亲或其他人生活的学生约6~8 个百分点。这表明,在小学阶段,母亲在指导和监督学生的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1.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业成就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学生。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平等受教育问题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在本次调查的城市学生中,农民工随迁子女所占比例已经达到了16.4%。调查结果发现,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四门学科上的学业成就水平都明显低于城市学生。以学业成就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为标准,从下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四门学科上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比例都比城市学生低约10 个百分点。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平等受教育问题是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2. 上学路上花费的时间越多,学业成就水平越低。本次调查发现,学生在上学路上花费的时间越多,学业成就水平则越低。以学业成就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为标准,上学路上花费时间为30 分钟以下学生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在四个学科上都明显高于30 分钟到小时和小时以上的学生。特别是上学花费时间在小时以上的学生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比例除数学外,均低于50%,比上学路上时间在30 分钟以内的学生低约15~30 个百分点不等。由此可见,家校距离过远使得学生基本的休息时间得不到保证,影响其学习的成效。这在学校校点设置和学生择校中都是应该重视和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报告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2006 年度国家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学业成就调查研究”成果(课题编号:AHA060008)。

课题主持人:田慧生;报告撰写人:陈琴任春荣本报告得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8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全文转引自《中国教育报》)

关键字:中国小学,教育质量